|
前沿分享 | 發酵棕櫚仁粕對黑水虻幼蟲生長性能及腸道微生物的影響近日,茵塞普科技創始人兼CEO余廣滔先生團隊在農業科技北大核心期刊《飼料研究》上發表題為“發酵棕櫚仁粕對黑水虻幼蟲生長性能及腸道微生物的影響”的研究論文。 該期刊2022年的復合影響因子為1.578,技術研究類期刊學科排序為1/35。 棕櫚仁粕(palm kernel meal,PKM)是棕櫚仁脫殼后榨油的副產品,為棕褐色的顆粒,具有咖啡香和酒香味。PKM含有14%~18%的粗蛋白質、3%~9%的粗脂肪、12%~20%的粗纖維及礦物質,可替代部分豆粕和玉米,但PKM中的高纖維限制了應用。利用微生物和酶降解纖維素對PKM進行固態發酵可以提高PKM營養價值。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作為一種資源昆蟲,可作為大量有機廢棄物(餐廚、動物尸體和糞便、滲濾液污泥等)的處理介質,利用昆蟲的取食轉化建立安全、有效的生物處理系統,消除有機廢棄物的污染問題。黑水虻幼蟲(BSFL)和預蛹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殼聚糖及抗菌肽,可作為水產、畜禽、家禽動物飼料。Hogsette提出,使用50%麥麩、30% 苜蓿粉、20% 玉米粉可用于生產穩定的家蠅,這種飼料被稱為 Gainesville diet。Tomberlin等發現,Gainesville diet同樣適用于黑水虻養殖。隨著Gainesville diet的廣泛運用,以植物基原料飼養黑水虻正式興起。一些安全性原料如蔬菜、水果、花生麩、豆粕等基質得到應用挖掘。目前,棕櫚仁粕在黑水虻養殖中研究較少,本試驗使用棕櫚仁粕飼養黑水虻,旨在為人工飼養黑水虻提供參考。 由表5可知,各試驗組的BSFL存活率均達到86%以上,表明發酵過程產生的代謝產物不會影響BSFL的成活率。在發酵過程中,BSFL獲得生物量在5.7~7.5g。BSFL獲得生物量與BSFL生長率密切相關,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與未發酵組比,發酵3、6、9 d時BSFL的生物量分別提高29.71%、23.84%、16.41%。 不同發酵時間PKM對BSFL生長性能影響 由表6可知,與未發酵組比,發酵3、6、9 d時,BSFL的消耗飼料總量、消耗飼料轉化率、飼料利用率、料重比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與未發酵組比,發酵PKM改善了BSFL的生長狀態,飼料轉化率、飼料利用率均上升,消耗的飼料總量減少。結果表明,少量的發酵PKM能夠提供幼蟲豐富的營養,改善幼蟲生長性能。 不同發酵時間的PKM對BSFL飼料利用率的影響
由表7可知,使用PKM飼養BSFL,BSFL的粗蛋白、粗脂肪及粗灰分含量分別維持在36%、33%、9%以上。與畜禽糞便比,BSFL的蛋白質含量稍低,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相當,總體上可超過部分BSFL專利飼料。研究表明,PKM剩余物質營養成分經發酵處理后,營養水平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可進一步開發利用。 不同發酵時間PKM飼養BSFL的營養成分流動 發酵PKM對BSFL腸道屬水平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結論:該結果表明,使用發酵方法對PKM進行預處理能夠有效改善PKM的飼用品質。發酵第3d的PKM用于飼養黑水虻幼蟲,可提高黑水虻幼蟲的生長性能,改善黑水虻幼蟲的腸道健康。該項研究的結果可能有助于發酵棕櫚仁粕對黑水虻幼蟲進行有機廢物生物轉化的高效利用。 |
為中國飲食文化摘掉鋪張浪費的帽子
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創造更加清潔的環境
服務熱線: